页面版权所有:烟台御花园老年公寓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鲁ICP备16044443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烟台
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,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产品法律文件不符,以相关公告及产品法律文件为准。
一副电轮椅,打开幸福门——人大代表宋华西助力圆梦
烟台日报(YMG记者:姜乾 通讯员:程伟 赵书伟)
胶东在线 (记者:辛中欣 通讯员:程伟 赵书伟)
莱山区莱山镇解村瘫痪在床30多年的解世昌,最近有一个梦想:希望有一个电动轮椅,可以去外面看看世界。
通过媒体获悉这个梦想,市人大常委会委员、烟台泰达集团董事长宋华西直埋怨自己“没想到”,快速帮解世昌的家修好无障碍通道,并于3月30日将崭新的轮椅送上门。
“谢谢你让我能够出门看世界,我的梦想圆了。”坐上崭新的电动轮椅,66岁的解世昌一个劲儿道谢。感谢不仅是对今朝,也是对过往。从2003年开始,宋华西通过媒体看到解世昌的情况后,便与其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,每年定时、不定时,从未间断地帮助解世昌解决生活和情绪问题。“从物质上、精神上,宋总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。没有他,或许我早已离世。他的好,我永远会记在心里。”解世昌由衷地说。
改造台阶送去轮椅 老人圆了多年出门梦想
3月30日上午10时,宋华西驱车来到莱山区莱山镇解村,早前得知消息的解世昌,特意让邻居把他搬到了院门处等候。见面后,两人热情地打招呼,宋华西将一辆崭新的轮椅推到解世昌面前。“又让你破费了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。”摸着有些许凉意的金属骨架,解世昌心中暖流涌动,眼中泪水朦胧。“没事儿!先坐上来试试,我教给你操作。”避免让老人太过伤感,宋华西连忙转移话题,并亲自把老人搬上轮椅,“这是前进,这是转向,速度是可以调节的……”许多年没有快速移动,解世昌甚至都无法适应最低档的电动轮椅速度,不住地问:“怎么速度这么快?能不能再慢点儿。”
“从30多年前瘫痪在床,我就没离开过家,出行最远处就是院落门口。”解世昌伤感地说,他的脊椎骨粉碎性骨折,腰以下的双肢失去知觉,平时想出门,需要麻烦邻居费力地帮忙搬出去、搬进来,所以他几乎过着“封闭式”生活,即便到门口也只能坐在椅子上看看过往行人。
久卧在床,解世昌常常通过报刊、电视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,但没有切身感受,总有一种虚幻的感觉。“这段时间,我特别想出去看看家乡现在的样子,于是就有了梦想。”解世昌说,“说它是梦想,因为我连吃药的钱都没有,更别谈花上千元购买可以助力的工具,所以只能是想想而已。”
深藏着梦想,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,解世昌不由地表露出心声,随即被宋华西知晓。宋华西很快买来水泥、沙子,把老人居住的房屋地面台阶进行了改造,由此一条无障碍通道经过院落大门,直通村庄水泥路。然后,宋华西又亲自选购了一款舒适的电动轮椅,将“情义”送上门去。“在宋总的帮助下,我的梦圆了!”解世昌激动地说。
物质帮助精神开导 老人有了活下去的理由
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宋华西对解世昌的恩情,并非一朝一夕、一点一滴。
2003年,宋华西在浏览报刊时,了解到解世昌的不幸遭遇:1982年8月,时年30岁的解世昌为了给家里拾烧火用的树枝,不幸从树上掉了下来,脊梁骨摔断三节,脊椎骨严重骨折。年轻的他从此瘫痪在床、大小便失禁。就在解世昌需要关心、护理的时候,妻子又提出离婚,留下他和年仅3岁的孩子相依为命。后来,年迈的母亲和时年19岁的妹妹搬过来照顾他,家庭生活非常困难。
当年腊月,宋华西便带着钱和物到解世昌家看望,希望老人能够过个好年。“从那次起,宋总就和我结成了帮扶关系,嘱咐我只要有困难就给他打电话。”解世昌感激地说,没有宋总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。
一帮就是15年,这期间宋华西有时是春节、中秋节、端午节等时间登门,有时是节假日、空闲时上门,年复一年从未间断。“他每次过来不是带着肉蛋奶,就是带着蔬菜、水果,甚至连烧火的草都能想到带来。”解世昌说。
来自宋华西的点滴恩情,解世昌都牢牢记在心中,其中令其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是:2010年,他病重时,宋华西一下赠送了3000元钱的药品。2017年,解世昌的孙女因被开水烫伤,需要10多万医疗费用,宋华西闻讯又发动员工捐款几万元。“宋总不仅从物质上帮助我,还从精神上开导和安慰我,他经常鼓励我要向张海迪学习,不能轻生、不能放弃。”解世昌介绍,他曾无数次想过寻死,甚至买好了安眠药、准备好刀具,但是想到那些鼓励的话、无私的帮助,他又一次次告诉自己不能辜负别人的爱心。
默默奉献持续动员 人大代表给老人送“幸福”
在爱心公益路上默默付出,宋华西从不宣扬自己的故事。面对媒体采访,他也只是习惯性地寥寥几语。“我从小家庭生活比较困难,一直是在党和政府、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才念完了大学。所以有了一些经济能力之后,我就尽可能地帮助那些需要的人。”宋华西说,尤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响应市人大开展的“为人民履职、做合格代表”主题实践活动,更要尽职尽责、义不容辞地履行代表责任,为百姓做事,为百姓说话,为百姓解难。
宋华西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5年前,他便在烟台大学设立奖学金,每年拿出7万块钱,资助50名学生。同时,他建造的御花园老年公寓,供养了高新区全部的7位“五保老人”,每年资助费用达10多万元。
“我住敬老院已经是30多年了。御花园的环境和人情关怀,是我住过的地方中最好的。”高新区东谭家泊村“五保老人”谭成佑说,现在他跟另一位五保老人,免费合住在两室一厅、装修一新、空调电视家具配置齐全的套间,饭菜营养可口,生活管家服务周到,医疗服务及时,“宋总为政府分忧、帮我们解难,他的精神高尚。”
“其实从建老年公寓开始,我就动员解世昌大叔到老年公寓居住,因为他自己在家太孤单了,而且家人照顾起来比较困难,可是大叔对自己家有感情,不舍得离开那熟悉的环境、熟悉的乡亲,所以我做了多次工作他都没同意。”宋华西说,他会继续动员,相信解世昌老人早晚会去的。